9月7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文件》,明确将于9月27日由企业递交申报材料,并现场开标。
根据文件,本次集中带量采购产品为骨科脊柱类医用耗材,根据手术类型、手术部位、入路方式等组件产品系统进行采购,共分为14个产品系统类别,29个竞价单元,872套系统,全国6426家医疗机构填报采购需求120.84万套(不包含骨水泥),共涉及169家申报企业,包括 外资龙头强生、美敦力,国产头部企业威高骨科、三友医疗、北京富乐、天津正天、大博医疗等企业 。
与人工关节2年的采购周期相比,脊柱国采的带量采购周期定为3年 ,自中选结果实际执行日起计算, 首年协议采购量于2023年1-2月起执行。 已自行开展脊柱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且尚在采购协议期内的省份,可顺延执行本次集采结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相关数据综合估计,2018年我国骨科耗材市场规模约为190亿元,2020年达到约 300 亿元。其中,关节类和脊柱类耗材市场分别约为 86 亿元/76 亿元,国产化水平在 35%-40%左右。骨科耗材外资品牌主要以强生、美敦力、史赛克等合计市场占比估计超过 60%;内资 企业整体约 40%,国内代表企业威高、爱康医疗、大博医疗等,收入增速高于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提升趋势。
而脊柱疾病主要分为退变性脊柱疾病、脊柱创伤和肿瘤、脊柱畸形。脊柱类耗材包括植入物和手术耗材两大类。脊柱类植入耗材主要是颈椎、胸腰椎的内固定系统(主要为钉棒或钉板形态)和椎间融合器,用于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骨折、脊柱畸形、肿瘤及感染等脊柱疾病的治疗。其中,采用椎弓根螺钉和棒的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约占国内脊柱外科手术的 70%。
当时,据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中心主任李育举例介绍,1套国内某主流品牌高端产品临床术式胸腰椎后路钉棒,2019年中选1套价格约6380元,经2021年再次集采竞标后,拟中选1套价格降到2711元左右,再次降价约57.5%;
一套颈椎前路固定融合装置,2019年中选1套价格约5215元,后又降至2215元,降幅约57.5%。
由此可见,此次脊柱国采对各产品的限价称得上宽松,据《科创板日报》报道,“这个限价对国产品牌来说还可以,相比安徽来说也算不错”。
但是,由于企业在竞价环节还会面临比较激烈的竞争,因此实际报价预计会远远低于限价。同时根据拟中标规则推测,《财联社》报道,业内人士预计此次降幅至少要在限价的40%以上。
2.当出现竞价比价价格相同的情况,按照以下规则依次确定排名:
(1)未被任一省(区、市)依据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评定为“中等”、“严重”或“特别严重”失信等级的企业优先;
中选企业被某一省份依据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评定为“严重”或“特别严重”失信等级的,该省份有权拒绝该中选企业。
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 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