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第一只股票”小米集团,在创下35.9港元/股的历史高位,实现雷军“翻一番”的承诺后,股价便一路下滑,自高位跌掉69.53%。今年以来,该公司股价跌幅达42.12%。


(资料图片)

面对股价跌跌不休,雷军坐不住了。近一个月来,小米集团耗资4.44亿港元,累计回购8次。不过,这并未能阻止小米股价下跌的趋势。回购难挽股价颓势,押注造车业务,能否让小米不负年轻人的期待?

雷军坐不住了

2018年7月9日,雷军带着小米集团登陆资本市场。当时,志得意满的雷军,信誓旦旦地表示,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的投资者股价翻一倍。

事与愿违,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小米股价不仅未能翻倍,反而跌破发行价,甚至最低跌到8.28港元/股,惨遭腰斩。

不过,凭借小米手机在全球市场的热销,小米集团股价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2021年1月8日,小米股价自底部大涨冲高至35.9港元/股,较17港元/股的发行价,涨了一倍,实现雷军当初的承诺。

好景不长,小米股价开始一路往下。截至9月6日,该公司股价自高位大幅下挫69.53%。其中,今年以来小米股价跌幅超40%。

面对股价持续下跌,雷军有点慌,感觉祭出回购大招。据统计,近一个月,小米已经回购8次,累计耗资4.44亿港元。

复盘来看,小米回购向来积极。有统计发现,小米集团自上市以来,累计已经发起126笔股份回购,合计耗资137.33亿港元,累计回购股份8.57亿股。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回购均价16.58港元/股计算,小米集团股份回购浮亏已超40亿港元。

回购为何难挽股价颓势?

在二级市场,股份回购向来是股价的催化剂。小米回购却难挽股价颓势,这是为何?

在头条君看来,这跟小米的基本面密切相关。2022年上半年,小米录得几个首次:首次收入下滑,首次净利润亏损。数据显示,小米集团实现收入1435亿元,同比减少13%,是上市以来首次收入下滑;实现净利润8.35亿元,同比下降94.8%。

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最关键的因素是手机销量下滑。作为小米的核心业务,2022年小米手机全球市场出货量7760万台,同比2021年减少2470万台。其中,国内市场从2021年的2610万台降至2120万台。

出货量降低,导致小米手机业务在收入结构中占比降至61%,毛利率贡献率也降至33.44%。对雷军来说,手机卖不动,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及互联网服务也不太亮眼,其收入分别为198.12亿元、69.71亿元,同比分别减少4.5%、0.9%。

手机业务遭遇“天花板”,造车被寄予厚望。2021年3月,雷军公开表示,愿意压上人生全部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小米集团也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首期投资 100 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 10 年投资额 100 亿美元。

一年多之后,小米汽车进展到哪一步了?据雷军透露,目前小米自动驾驶团队人数已超500,首期研发投入33亿元,首期规划的140辆测试车将陆续进行测试。据悉,小米短期的目标是冲击自动驾驶第一梯队。

作为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后进入者,小米造车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研发和生产设备的投入是个无底洞;另一方面,即使新车上市仍将面临惨烈的市场竞争。

核心业务需求疲弱,新兴业务仍处于投入期,中泰国际下调小米在2022到2023年的净利润预测。如何带领小米度过这一过渡期,不仅考验雷军的造车水平,也考验着他的操盘能力。

推荐内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