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直以来,尽管人们对预测植物物候的转变越来越感兴趣,但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春季物候提前仍存争议。近日记者从华南国家植物园获悉,其研究团队揭示驱动北半球针叶林春季物候变化的关键热临界点,为引入基于温度阈值的地球系统模型提供了重要证据,将帮助我们更准确、合理地预测全球变暖下的森林物候、碳-水和能源循环。
植物春季物候提前,是陆地生物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特征之一,而次生生长(木质部物候)是其关键组成部分。不同时空尺度下,全球变暖驱动的春季物候提前的各种证据,暗示了这种响应可能存在温度临界点。
该研究从北半球75个研究样地,整合了1998-2016年间20个针叶树种木质部细胞壁增厚开始期的大数据集,覆盖北半球广泛的年均温梯度,揭示了北方针叶林春季物候的提前存在温度临界点——高于温度临界点时,春季物候中的木质部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程度显著下降。研究同时揭示了北方针叶林物候存在冷、暖两种热生态位分化。
热学临界点的存在表明,森林春季物候对温度的敏感性差异,可以划分为快~慢两个频谱——寒冷地区反应较快,温暖地区反应较慢。在未来持续变暖条件下,冷、暖两个生态系统之间的春季物候将会逐渐趋同。
在物种层面上,由于对温度升高的反应不同,早期和晚期演替物种木质部春季物候期将在寒冷的生态系统中进一步分离,从而引起物候错配。相反,在温暖的生态系统中,由于早期和晚期演替物种的温度敏感性相似,未来全球变暖对它们的物候匹配影响较小。因此,寒冷地区将面临细胞壁增厚时间和不同演替阶段树种趋同的根本性变化。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通讯员:周飞、张亚玲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龙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