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她

都是很多心目中的“潮人”:


(资料图片)

她热爱中国历史和诗词

从初中起便以古风穿搭

作为日常服饰;

身着汉服的宋汶瀚自信美丽。 受访者提供

她喜欢中国原创动漫

以角色为cosplay

(对角色进行还原)对象,

成为漫展上被关注的

cosplayer(角色扮演者)。

喜欢cosplay的高二生小林(化名) 受访者提供

她们并不是“为潮而潮”:

她是大学新闻专业的二年级学生,

希望未来能参与到

国风文化的推广中;

她是平凡害羞的高中二年级学生,

cosplay活动让她获得认可,

自信追寻自己的艺术梦。

宋汶瀚身着汉服。 受访者提供

“10年来,cosplay伴随中国动漫原创行业变迁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也以此为契机获得传承创新。”见证中国动漫行业发展历程的一辉说,“‘潮’不代表着‘奇装异服’,只是年轻人的一种爱好,或者说服饰倾向。他们的这股‘热潮’,将助推中国文化呈现崭新的光彩。”

2023年9月16日,汉服爱好者欧小姐带着朋友一起来到光孝路拍摄中秋灯笼的照片。她当日穿的汉服是“霓裳蝶羽”。

在广州这座包容的城市,动漫、古风等不同文化形式肆意生长,“潮人”们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好的风格。在兼容并包、交流互鉴的氛围里,他们逐渐找到文化赋予的意义,并从爱好者成长为传承者、创造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

古风“潮人”:

我把自己当作一个“传播媒介”

宋汶瀚是广东财经大学的大二学生,来自潮州。这个小城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滋养着她的童年,令她从初中时候就热爱历史书籍和诗词书籍,并且爱上了书中插图人物穿着的民族服饰。因为喜欢古风服饰,她在高中时加入了学校的汉服社,认识了一群拥有相同爱好的朋友们,也参与了一些传统节日活动的展示。“我参加过学校‘华服日’推文的出镜、潮州市南国书香节的开幕式表演以及潮州市二十四节气灯笼的巡街展示等。”汶瀚自豪地说。

如今,汶瀚的大部分衣服都是汉服和汉元素:“汉元素就是这些含有国风元素,但是又没有严格遵循汉服形制、比较适合日常生活和出行的衣服,汉服的话我比较喜欢宋制和马面。”这种穿着逐渐成为她的个人风格,“走在路上回头率很高”。不但备受关注,她还经常被路人要求合影或者索要衣服的链接。“我没觉得困扰,反倒很喜欢。”汶瀚说,无论是汉服还是汉元素服饰,都不再被当作“老祖宗的传统”,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现代日常生活,成为更多人关注、真心热爱传统文化的表现,“这不是我们应该自豪的事情吗?”

夜晚的永庆坊随处可见三两汉服青年提着中秋灯笼自拍留念。

在她的朋友圈,有一群喜欢汉服文化的朋友,他们有的喜欢钻研发型和妆容,有的喜欢制作发饰,有的喜欢汉服形制的复原,还有些甚至正在探寻汉服与日常融合的可能。“我也很想把自己的专业和传播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汶瀚说,自己正在不断学习和探索,“至于现在,我先把自己当作一个‘传播媒介’,让更多人看到我穿着好看国风服饰时的自信和从容。”

动漫“潮人”:

我的艺术梦想将慢慢实现

广州地铁,搭乘地铁的coser。

“与角色融为一体的感觉特别棒!”高二生小林(化名)喜欢cosplay已经有3、4年了,第一次鼓起勇气cosplay角色是今年4月。第一次cosplay,她非常紧张,提前约好妆娘,早上5点钟就起来排队等化妆,大概10点多才进了漫展:“当时有很多人找我‘集邮’,帮我拍照。”“集邮”指的是在参加cosplay活动时,cosplayer可以找自己喜欢的角色合影,也会有很多人找自己合影的行动。

一场展览上,一位戴着夸张假发参展的coser将头抵在墙上稍事休息,让路人忍俊不禁。

回想起自己当时的表现,小林有些怀念,又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我是第一次出cosplay,很多东西都不太懂,动作就比较僵硬,但是他们都没有嫌弃我,还夸我很好看。”

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最近我正在为两周后的校运会做准备,选服装和假发,想和伙伴在开幕式入场仪式上走场。”她雀跃地告诉记者。

小林喜欢挺多原创国产动漫中的角色,没有特定的cosplay对象,但特别喜欢“心之所向”的角色——他们往往能给她内心带来不一样的波动。在现实生活里,她是一名内向甚至有些自卑的女孩,不敢拍照,不爱上镜,在cosplay的这个世界里,却被不认识的“同好者”鼓励和夸奖,又开心、又自豪。

广州琶洲,coser和游客在一场展览上拍照打卡。一个漂亮的coser小姐姐或者小哥哥能吸引无数观众的目光。

“有时候穿上cosplay的服饰,我会觉得,好像是在日常生活生活里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一天,然后结束了,又回到现实中,带着‘原来我不差劲’‘我被很多人喜欢’的力量。”小林说,其实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不会有那种“玩cosplay就会影响学习”的落后观念了,更重要的是喜欢cosplay的学生们要学好怎么区别真实世界与cosplay世界,然后把在后者中获得的自信带到生活里,疗愈自己:“像我喜欢的角色对我来说就是很重要的存在,陪伴我,给我安慰。”如今的小林,正在努力学习画画,等待冲刺自己的艺术梦:“希望我的梦想也能跟随我们国家棒棒的原创漫画发展步伐慢慢实现。”

一辉:

我见证了中国原创动漫的发展

一辉是有20多年从业经历的“潮人”,见证中国动漫行业的发展。

一辉 受访者提供

1998年,中国还没有动漫行业的时候,他因为爱好而关注动漫市场,并且开始做个人网站,分享自己收集的漫画信息。这个“自媒体”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并逐渐转变为全国各地小型活动的发布平台。后来,动漫爱好者们看到海外动漫活动上动漫角色的表演,也开始模仿、尝试,他看到这个潮流,在广州发起一年两次的动漫活动。

“海外的动漫活动模式主要是扮演角色,但我们在此上发展出大团体的舞台剧,观众更有参与感。”一辉回忆说,这种模式从那时起就延续到2023年了。

动漫星城,cosplay爱好者们聚在一起度周末。

这么多年来,一辉一直都在中国动漫圈的中心。后来加入漫友的他,开始参与到“金龙奖”的征稿活动,以及全国cosplay大赛的项目中:“每一年漫展最后一天就是大赛的总决赛,今年刚刚结束的总决赛上,刚好是一个广州团体夺冠了。”

“潮人”喜欢积聚广州,除了这里是中国动漫行业的重镇,也因为这里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接纳。一辉说,其实对这些“潮人”来说,他们可能认为cosplay只是服装系列的一部分,有的用来逛展,有的用来日常生活穿着:“可能这种‘潮’更多的含义是对不同事物的好奇和勇于尝试。”

与此同时,这种“潮”又带着对原创文化的认同和自豪。“以前国产漫画创作以模仿为主,角色造型的创作没有太大辨识度,但10年来,国内的原创非常活跃,作品品类内容丰富,可选择角色多很多。”一辉说,不少漫画家、创作者还会特意在人物角色上进行辨识度高的设计,得到更多cosplayer的认同,“从某种程度说,cosplay也推动了原创动漫行业的发展。”他举例,近期就有一部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漫画改编的电视剧《异人之下》热度很高,很多读者从追看漫画,到追看电视剧,甚至在漫展cosplay角色,从而形成作品一层层被推进、不断得到延伸和开发的模式。

动漫星城,漂亮的coser。

一辉乐于见到这种景象的出现,也为自己20多年深耕的行业感到自豪:“更多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放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就是助力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很好的方式。”长期被热捧的《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就是用原创动漫加上经过考究的中国历史文化元素,成为传统文化的拥护者、爱好者。“当他们以cosplay的形式进行传播的时候,关注、围观者又同样可能成为新的拥护者和爱好者。”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除署名外)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

推荐内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