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蔡卫平做客广州日报2022全国两会京广连线栏目,讲述履职感受。作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的首席专家,他依然奋战在医疗工作一线,所提建议也主要关注医疗卫生领域。
建议完善罕见病家庭社会救济机制
“今年是我作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最后一年。”蔡卫平告诉记者,平时和其他代表一起参加调研,大家逐渐熟悉,今后不一定有机会再见面,难免有一些不舍。
作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的首席专家,他一直关注着医疗卫生领域。
“政府工作报告对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有较大篇幅的呈现,从中感受到国家对人民的关心,对民生的高度重视。”蔡卫平说,近几年,国家持续不断地增加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在2021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的基础上,今年再增加30元,达到近610元。对于14亿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庞大的数目。
“报告中提到‘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令我特别感动,无论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病还是罕见病政府都考虑到了,真正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蔡卫平告诉记者,全球罕见病有7000余种,不能仅靠医保解决,需要多种保障方式综合。我国纳入医保目录的罕见病药品目前仅有7种,大部分的罕见病治疗费用高昂,一般家庭难以承受。
他建议,可以考虑医保设定单一罕见病人群用药支出总额,制定风险分摊机制。鼓励、支持和引导普惠型补充商业医疗保险发挥补位作用,完善罕见病家庭社会救济机制。
应对突发疫情建议很快得到部委响应
“今年是我履职的第五年,最大感受是人民代表为人民,当人大代表一定要深入基层、了解民生。”蔡卫平对记者说,代表履职中,要了解人民最关注的问题,并通过调研提出具体建议,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政策的落实。
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是2020年2月份,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最高峰。在隔离病区抗疫一线的蔡卫平,看到了整个事件的发生和处理过程,结合抗击非典的经历,“我想到传染病医院的建设,目前的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他在隔离病区写出了这件建议,提出建立平战结合的综合性传染病医院,以应对重大突发疫情。2月底,将其作为闭会建议提交。
“没想到很快得到回应,5月份国家发改委就出台了国家公共卫生建设指导方案。”蔡代表说,方案采纳了很多他在建议里提到的做法,特别提到未来的传染病医院建设要采用平战结合的方式,而且规定更具体,例如明确了重症病房的设置标准以及设置比例等。
蔡卫平今年的建议还是关注公共卫生和健康,他表示,健康码几乎等同于防疫身份证,各地健康码不统一、不互认,不仅会带来不便,还会产生防疫漏洞。今年两会,他提交了关于健康码全国统一管理的建议,建议取消各地的健康码,全国统一使用同一个健康码,在国家层面统一部署、统一规范、统一管理,集中收集各地疫情防控信息,打通数据孤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魏丽娜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马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