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1月23日,一场特别的艺术展——“xin·视界”心青年联展将在广州艺博院举行,展出经过长时间美术训练的自闭症青年的独立作品,以及普通青年设计者与具有艺术潜能的特需(包括心智障碍、肢体残障、听力障碍等)创艺者共创的绘画作品,和由此设计而成的文创衍生品——这是广州市残联“百企百艺”公益项目的首场成果展。
“呈现首次共创成果,是为了展示参与者的艺术潜能,更是展示这个项目的可行性。”项目负责人表示,“希望特需青年能被看到,被认可,被欣赏。希望他们的艺术潜能可转化成收入。也希望有更多的力量,来共同推动这种探索再往前。”
王夏京《梦》(共创者:刘盛之)
“百企百艺” 支持特需人士用艺术创收
“我的画里有很多故事。”
“我想画得更好,让大家认可我。”
“我梦想成为一名漫画家或插画师。”
“我喜欢画画,我画得非常好,我希望能用画画赚钱。”
——特需创艺者
艺术像一张温暖的羊毛毡,给特需(有特殊需求的,包括残障在内的人士)朋友带来温暖和安全感。艺术是最美丽的语言,让特需朋友可以“畅所欲言”。艺术给他们勇气和自信。但,艺术不仅仅只为励志而存在。如何让艺术成为有艺术潜能的残障朋友独立自强、融入社会的手段?
支持残障人士用艺术创收,是“百企百艺”公益项目的初衷。
阎乐平《音乐都市》(共创者:李宇心)
在2021年全国助残日,广州市残联启动“百企百艺”公益项目,旨在广泛链接社会资源,以市残联搭建全市平台,服务全市,通过艺术家、设计师等人士的专业支持和协作,引领具有艺术潜能的特需创艺者创作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作品,提供系统化支持课程。目前已有多个可持续合作项目推进,为残疾人持续创收。
杨尚羲《窗边的早茶》(共创者:李瑛)
“xin·视界”心青年联展是“百企百艺”公益项目的首期成果展,由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等多方提供艺术资源和场地支持。 展览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五位自闭症青年的独立作品联展,另一部分是青年设计师生与特需青年创艺者共创的绘画作品和由此设计而成的文创衍生品。
在社会多方的支持下,“百企百艺”联合广州美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志愿者老师戴秀珍带领14位志愿者学生,以一对一结对的方式,历时近两个月,与14位特需青年创艺者共创20幅绘画作品,并对其进行设计,最终形成文创产品样品。为全市残障文化创作群体提供具有实际文创样品的对外推广和链接合作模板。
钟宇琦《星画家》(共创者:曹冰卉)
透过艺术作品了解他们,探索自己
“在共创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他在进步和成长。”
“他画画的时候思绪很清晰,我想我的角色不是‘指导’,而是‘助手’。”
“艺术治愈了他,和他的这段特别的经历也同样治愈了我。”
“他们眼中的世界,跟我们一样是五彩斑斓的。”
——共创志愿者
“xin·视界”,既是“心灵”的“心”,也是“崭新”的“新”。
“我们经常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一切,其实不一样的眼睛看到的当然不同。如果用其他人的眼睛,会不会看到更奇妙的世界?”项目负责人说,这群特需创艺者是一群很有趣的朋友,他们可能各自面对不同的障碍,心智障碍、听力障碍、肢体障碍……但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是愿意、且能够用画笔来为我们描绘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笔下的世界,简单、纯粹、充满趣味。那些大胆的颜色、敏感的线条、突破常规的奇思妙想,构建了一个令我们着迷的全新天地。透过他们的画作,我们探悉到他们的内心,也开始探索自己。”
“整个工作过程是一个相互激发的过程,我们的同学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激发特需同学的创作思路和艺术表达,而特需同学也用他们的方式激发美院同学们在与人沟通中的智慧。” 戴秀珍说。在经历完这个项目之后,她的感受是“予人玫瑰,心有芬芳”,“我们其实也是获益者,在精神上得到很多滋养。我们尝试放下头脑,重新用心去链接身边的人与物,感受沉静的力量,学习谦卑与融入,心存善意,努力传播善意,并在实践中重新看到自己的价值和他人的价值。”
她认为,这个项目增进了志愿者师生和特需青年之间相互的了解,激发出一些特需青年之前自身所不了解的艺术潜能,最重要的是通过设计的转化,为他们在艰难的就业之外开辟另一条创收的道路,并能通过探索使之变成一种可持续的方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苏赞、贾政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贾政 通讯员:欧阳红灯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